全自动输液输血加压系统通过0-300mmHg精准控压与双通道独立调节,为临床提供稳定可控的输注动力。 从器官移植术中快速扩容、神经介入高压灌注,到失血性休克高流量抢救,系统以智能压力补偿与超压保护技术,突破传统手工加压效率低、波动大的痛点,实现多场景下的安全高效输注。其轻量化设计(2.2kg)与电池续航(3小时),更适配手术室、急救车及野外救援等复杂环境,重新定义急重症救治的“压力标准”。 场景一:器官移植手术——血容量管理的核心技术 临床挑战 器官移植术中需结合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减少出血,但突发大出血时需快速输注大量液体(如3000ml生理盐水),传统手工加压效率低且压力不稳定。 解决方案 ↑ 双通道独立控制:同步加压2个3000ml加压袋,15分钟内完成3000ml液体输注(流速达200ml/min); ↑ 恒定压力输出:0-300mmHg精准调节,维持循环稳定; ↑ 超压保护:超过设定压力自动停机,避免血管损伤; ↑ 电池续航:选配电池支持3小时续航,适配术中紧急需求。 依据《成人肝脏移植围术期麻醉管理专家共识》,快速加压输液器为必备设备。 场景二:神经介入治疗——高压持续灌注的安全保障 临床挑战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需持续高压灌注(250-300mmHg)防止导管鞘回血,手动加压袋压力随液体减少每小时下降20%,易引发血栓脱落。 解决方案 ↑ 动态压力补偿:实时监测压力,自动补偿液体减少导致的压力衰减; ↑ 一键快速升压:3秒内加压至300mmHg,确保灌注不间断; ↑ 便携设计:2.2kg机身可固定于介入导管床旁,适配狭小空间; ↑ 全程监控:压力数据实时显示,符合手术记录规范。 场景三:失血性休克抢救——高流量输注的黄金标准 临床挑战 严重创伤或产后大出血需在1小时内输注3000ml以上血液,但低温血制品(4℃)直接输注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解决方案 ↑ 联用加温设备:配套加温模块维持液体37℃,降低低体温风险; ↑ 双通道同步加压:30分钟完成3000ml输注(流速100ml/min); ↑ 野战急救适配:电池模式下可持续工作3小时,支持救护车/灾害现场; ↑ 智能预警:液体余量不足时自动提醒,避免输注中断。 《急重症液体治疗指南》推荐:加压系统为休克抢救核心设备 场景四:妇产科介入治疗——快速止血的生命防线 临床挑战 产后大出血需快速输注血制品及药物,但传统加压方式难以同时控制多通路输注压力。 解决方案 ↑ 独立双通道调控:血液与药物分通道加压(如红细胞悬液+缩宫素); ↑ 精准压力匹配:根据药物特性设置不同压力(如缩宫素输注压力≤150mmHg); ↑ 快速切换模式:突发出血时一键切换至最大压力(300mmHg); 场景五:外科大手术冲洗——大容量输注的高效选择 临床挑战 膀胱镜、腹腔镜等手术需快速输注3000ml冲洗液,手工加压难以维持稳定流速。 解决方案 ↑ 大容量适配:支持3000ml加压袋,满足持续冲洗需求; ↑ 流速精准控制:0-300mmHg调节流速,匹配不同术式; ↑ 超长续航:连续工作6小时无需更换加压袋; ↑ 防水设计:IPX4防护等级,适配潮湿手术环境。 场景六:重症监护病房(ICU)——精细化输注的可靠伙伴 临床挑战 危重患者需同时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营养液等,传统设备无法实现多通路独立控压。 解决方案 ↑ 多模式切换:药物模式(50-150mmHg)与液体复苏模式(200-300mmHg)独立设置; ↑ 静音运行:减少ICU环境干扰; 临床价值 ↑ 效率提升:加压速度较手工快3倍,抢救时间缩短50%; ↑ 安全性保障:超压保护+全程监控,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90%; ↑ 多场景覆盖:从手术室到野外急救,全程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