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暖风机小熊温毯机升温毯加温毯

3M暖风机小熊温毯机升温毯加温毯

分享

3M暖风机小熊温毯机升温毯加温毯

  • 产品详情

美国3M患者升温系统775别名:3M暖风机,3M温毯机,3M小熊温毯机,3M升温毯,3M加温毯,3M Bair Hugger 775型温毯机,3M加温仪,3M病人保温系统,3M保温毯,3M一次性充气式保温毯,3M保温仪,3M保温机,3M患者升温仪,3M患者升温毯,3M患者保温仪,3M病人升温仪,3M病人保温机。

1747357136146.png

结构及组成/主要组成成分:775由主机、支架、软管、充气式保温毯(具体型号见附页)组成。 675 由主机、软管、充气式保温毯(具体型号见附页)组成。

适用范围/预期用途:在医疗机构使用,为病人提供温暖,预防和治疗低温症。

图片2.png

技术参数

用途:用于预防和治疗低温症和减少病人因寒冷引起的不适。

技术参数:

采用充气式加温方式

★运行温度≥4档:室温档,低档,中档,高档

室温档:可作为病人降温策略的有益补充。

低档:32℃(+/-1.5℃)

中档:38℃(+/-1.5℃)

高档43℃(+/-1.5℃)

风速:具备两档气流(高速≤37CFM.低速≥32CFM)

★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空气过滤器≤0.2微米

温度感应器≥三个,可进行连续监测系统温度,精准保证出风口处的气流温度

★保温毯采用排水孔的液体处理方式,收集术中液体装置,能预防压疮。

★保温毯采用中央汇管技术保证毯子热量分布均匀.

★多种保温毯毯型,满足不同类型手术的需求。包括全身毯,上身毯,下身毯,儿科毯,专科及心脏外科毯等,配置型号≥25种。

★垫毯:垫毯系列产品的独特设计不会对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任何阻碍,可提供适用于所有手术类型的毯子。有特殊设计的截石位毯型、并有无菌垫毯可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或更高级的无菌手术。

升温毯不含乳胶,符合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阻燃性要求I类标准,材质柔软可透X射线。

加温毯独特设计:部分毯型头部位置可拆卸以便各种体位摆放;两侧配有预切线,方便病人固定。部分毯型提供2个加温软管通道进气,可根据临床要求随意调整设备摆放位置。垫毯提供透明布帘,用于捕集热量,提升加温效果。

噪音:高速运行≤51分贝,低速运行≤48分贝

具备内置计时器,准确记录使用时间并及时安排维护

安全:

14.1过热测试:使用检测包直接在前面板调节

14.2 校准:使用检测包直接在前面板调节

14.3安全系统:图示及报警提示音功能。

14.4★能监测并显示加温时间,最高温度≤56℃,具备过热警示功能,能提示错误代码,可将所有这些信息都能直观的在主面板上显示。

310541b661624cf4484b7f6142445fa.jpg

3M Bair Hugger病人保温系统可控恒温高效保暖提供您智能的患者保温解决方案

3M 病人保温系统

以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为使命 50多年来,3M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倾力为降低院内感染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降低围手术期 低体温发生率已被证实能够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和其他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我们非常荣幸地为您提供病人术中保温方案。

我们的方案包括:

3MTMBair Hugger TM病人保温系统和3MTM Ranger TM输血/输液加温系统。 我们衷心期望通过高效的病人保温系统与您合作,不断提高病人的预后。 1987年,Bair Hugger TM病人保温系统成为全球第一款动力充气型保温系统。动力充气型保温技 术投入应用20多年来,其维持术中正常体温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已被世界范围内超过1.35亿的手 术病例所证实。

3MTMBair Hugger TM病人保温系统拥有25款Bair Hugger TM保温毯,可供不同的选择,例如身上/ 身下毯,另根据特殊需求配备专科加温毯,例如截石位/心脏专科/介入导管/儿科等;同时提供 3MTMRanger TM输血/输液加温仪及7款不同的3MTMRanger TM输血/输液加温袋,迎合从儿科补 液到高流量输液的不同输液加温需求。 完整的产品线使我们提供的保温设备涵盖所有的手术需求。

1747357197393.png

谁需要保温?

答案很简单—每个手术病人都需要

为什么会低体温?麻醉病人不能自我调节体温事实上不论年龄/性别或身体情况,每个手术患者其麻醉后机体对 麻醉的生理反应都会导致意外低体温的发生。研究表明,麻醉诱导 后最初1小时内核心体温可以快速下降1.6℃1 。 不幸的是,意外低体温是非常常见且非常昂贵的手术并发症,可以 引起 • 高死亡率2, • 延长住院天数3, • 增加手术切口感染4等。

好消息:意外低体温是可以预防的。

研究显示手术病人的体温维持在36℃或以上者,可以降低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频率。动力 充气型保温系统提供了安全,简便,低成本的方法预防意外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全球众多医疗保健机构专业团体发布了体温管理相关的推荐建议和指南。这些推荐意见和指南 不仅着重介绍维持体温的重要性,也确认动力充气加温是保温的首选方法。

在麻醉诱导进行前15分钟以上的预温可防止因麻醉引起热量再分布而导致的低体温 • 手术过程中应当维持患者体温正常 • 普通棉毯/循环水毯不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 • 把充气式加温作为安全及广泛使用的皮肤表面加温方式

患者从病房转送至手术室时应维持体温在36.0℃以上 • 如果患者术前体温低于36.0℃,应开始充气加温并在术中持续使用 • 麻醉时间30分钟以上者,应当在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时使用充气加温 • 对体温风险较高的患者*,即使麻醉时间短于30分钟,也应当在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时使用充气加温 • 如果患者术后24小时内出现体温低于36.0℃,应使用充气加温至患者感受舒适。 高风险患者指符合以下任意两条者 1.ASA评分II到V 2.术前体温低于36.0℃(并因实际情况无法进行手术加温) 3.接受全麻复合局部麻醉 4.接受大型或中型手术 5.存在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应维持患者围手术期正常体温• 充气加温是治疗低温症最有效的方法

在术前,术中及麻醉复苏室(PACU)使用充气加温毯 • 在手术台上使用身下型加温毯

3e13223d4ee519196005d30aef2f444.jpg

• 对于计划外的低体温患者建议使用主动保温的措施 • 主动保温措施规定使用空气对流加温系统

结合以下措施来维持术前、术中、术后正常体温• 手术时间预计超过30min的应使用充气式保温毯 • 预计超过1h的腹部手术应使用输液加温 • 使用加温过的结直肠灌洗液 • 手术室室温调至20~23℃ • 可使用帽袜帮助患者术中保温 • 较大的手术在术前30min-2h开始给予预温措施

患者在全麻诱导前接受主动保温• 硬膜外或脊柱麻醉患者应进行主动保温 • 超过30分钟的外科手术(从麻醉诱导到苏醒)应对所有病人进行主动保温 • 手术室温度应大于21℃,儿科手术应大于24℃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2016 • 使用加温设备,可采用充气式加温仪等加温设备 • 用于静脉输注及体腔冲洗的液体宜给予加温至37度 • 不能单独使用充气式加温仪,须始终将软管连接至加温毯 • 充气加温毯为一次性耗材,仅供单一患者使用,一人一毯

图片3.png图片4.png


加温方式的比较——为什么选择动力充气加温?

● 如何维持正常体温 有多种保温措施: • 加温湿化器 • 湿热交换器 • 保温棉毯 • 保温帷帘 • 循环水毯 • 电加温垫和电加温被 • 充气加温 • 输液加温

主动保温和被动保温

主动保温是主动利用热量,比如:充气加温或传导加温 被动保温是采用绝缘技术,比如:棉毯或手术帷帘 超过100项临床研究报道了充气加温及其在预防低体温的意义。充气加温被证实是预防和治疗 意外低体温最有效的方法。 与其他常用保温方式比较,充气加温的效率最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对流升温系统例如动力送风毯和传导升温系统例如棉被,电热毯和水毯是不同的患者升温方式。因此,研究显示动力送风升温可以在瞬间升温患者…不会向压触点直接传导热。

图片5.png

即使使用全身型电阻式加温毯(电热毯),在4小时内无法使患者核心体温回复正常,而Bair Hugger全身毯的复温所需时间仅为2小时

图片6.png

加热区域(前) 对流升温和传导升温采 用完全不同方式 对流 传导 升温要素 热交换 压触点 安全 便利性 形式 加热区域(后) • 温度 • 毯子设计 • 送风速度 • 补充64%以上身体热量 • 气体-表面升温 • 盖毯 热不会传导到压触点 • 垫毯 患者体重可以预防热量传导至压触点 液体排放口可以预防液体积聚在毯子上 • 无水泄漏 • 一次性,免维护 • 标准储存 • 术前,术中,恢复室,手术室 • 特殊病房,急诊,创伤急救等 • 盖毯 • 垫毯 • 动力送风升温衣 • 温度 • 接触压力 • 时间 • 提供约15%身体热量 • 表面-表面升温 • 身体压触点提供最主要的表面-表面接触 • 压触点可能导致缺血热灼伤 • 压触点温度最高 • 液体会积聚在表面 • 重复使用需清洁后再使用 • 性能下降风险 • 需要特殊储存 • 术中专用 • 胶垫 • 电热毯 • 热水袋 • 传导式手术台垫 • 水毯

图片7.png

3M Bair Hugger动力充气型升温仪775型

3M Bair Hugger 动力充气型升温仪775型集两种气流设定,出风口温度检测,精确温度控制,使用便捷,噪音低等特点于一身,并与所有Bair Hugger的毯垫产品兼容——包括儿科,成人用毯垫,以及3M Bair Paws手术衣。

规格尺寸:33高x35宽x33长(厘米) 重量:7.3公斤 运行温度: 高温:43℃±1.5℃(109.4F±2.7F) 中温:38℃±1.5℃(100.4F±2.7F) 低温:32℃±1.5℃(89.6F±2.7F) 周围环境: 室温 风速和噪音:高速: 37 CFM (17.5 L/s) 53 dBA 低速: 32 CFM (15.1 L/s) 48 dBA 漏电:符合 UL 60601-1 and IEC 60601-1 的要求 CAN/CSA-C22.2, No. 601.1 安全系统: 图示及报警提示音;过热 ≤56°C 过滤系统: 高效0.2 微米过滤器 设备等级:200伏-240伏交流电,50/60赫兹,7.2安培 兼容性:仅可与Bair Hugger 升温毯及 Bair Paws 手术衣搭配使用

特性• 四档温度选择能帮助临床工作者进行更有效的充气加温及降温治疗。室温档可作为您目前病人降温策略的有益补充 • 配备三枚温度感应器,可调节出风量。为您带来安全,快速的温度变化 • 775型能监测并显示加温时间,过热警示与错误代码。所有这些信息都能直观的在主面板上显示——无需拆解设备 • 775型所配备的附件可将主机固定于硬质表面,输液架,病床扶手或推车上。 • 提供可调式风速,根据需求任意选择高低两档气流速度

3M Bair Hugger 充气保温毯系列产品

只有3M能提供25款充气保温毯以满足您所有的病人升温需求,全球超过1.35亿患者从Bair Hugger保温系统产品中获得关怀

图片8.png

3M Bair Hugger 充气保温毯身下垫毯系列产品

温暖感受自下而升,使用垫毯式动力充气装置• 防止因热量再分配导致的初始体温下降 • 证实可在腹部手术中有效防止低体温 • 在腹部手术中,与盖毯式产品相比,接触面积更大,效率更高 • 在腹部手术中,与水浴垫相比,能更有效预防低体温发生

环绕病人的通气管道可引导热量均衡分布于人体核心及外周部位

垫毯系列产品的优点

1 准备简便 在病人送达手术室前,将垫毯铺于手术台即可。便于快速进行加温,节约准备时间

2 灵活应用 垫毯系列产品的独特设计不会对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任何阻碍,并可适用于几乎所有手术 类型。

3 创新设计 新颖的排液孔设计,避免病人躺在毯上时局部压迫点的液体聚集,防止对可能缺血部位的 加热。垫毯材料柔软,可透X射线,密布的出风孔确保热传递均匀。

图片9.png

全路径保温垫毯635/637型

特点• 全层撕裂刻痕设计,提供灵活的患者体位摆放及垫单使用 • 液体排放口使垫毯液体积聚至最低 • 边缘充气饱满,提供患者身体周围充分保温 • 头部预设可移除孔洞,方便俯卧位 • 粘性双面胶及反褶设计可以将毯子严密固定在手术或操作台上 • 毯垫底部设置2个预先遮蔽的充气口,提供充气管不同放置部位 • 宽大的头部透明铺巾提供患者头部及手臂的保温 • 足部垫防止灼伤 • 无菌毯设计更适合高级无菌手术准备

图片10.png图片11.png图片12.png

产品型号规格

全路径升温毯垫63500,无菌全路径升温毯垫 63700 尺寸:221×91cm 重量:198g 铺巾:61×122cm

截石位垫毯585型 •

垫毯式设计可为病人提供大面积、无阻碍的加温,可用于多种体位如侧卧位,仰卧位和截石位。• 出液口设计能最大程度避免液体在垫毯表面聚集。 • 全层撕裂刻痕设计能灵活用于多种病人体位,或配合手术台垫单使用。 • 底端中部的掏空设计避免对医生操作造成阻碍 • 内附系带可辅助固定于脚托/腿托 • 充气时垫毯膨胀,可环绕病人进行加温 • 粘性双面胶及反褶可将垫毯固定于手术台

产品型号规格截石位垫毯58501 尺寸:160 × 91 cm 重量:153 g 铺巾: 61 ×61cm

图片13.png图片14.png图片15.png

截石位毯垫在病人送入手术室前铺设于手术台上。本产品可为涉及下肢、腹部,腹膜腔及盆腔的手术提供大面积,灵活无阻碍的加温方式。

3M Bair Hugger 充气保温毯传统的经典身上毯

术中毯

为达到最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有手术室护理毯都有下列特性:• 专利毯的设计可提供均匀的热分布 • 柔韧有弹性的材料可满足各种手术体位的需求 • 非充气的足部垫保障对热敏感的脚和小腿不被烫伤 • 附带的头部透明铺巾可在插管的病人头部周围保持 温暖的气流,并使医生能清晰地观察病人 • 重量轻,用后易处理 • 天然无乳胶 • 符合可燃性标准16CFR 1610

522 型上身毯

为实施下半身手术而设计的上身毯,可覆盖病人的上部躯干、上肢、颈和头部。


图片16.png

610 型全身手术毯

全身手术毯为头部和颈部手术而设计。这种轻巧的毯子跨过病人的胸部固定,以保护头部或颈部手术部位。

图片17.png

540 型双软管接口躯干毯

此躯干毯设有两个软管接口。

图片18.png

570 型手术窗口毯

这种独特的毯子用于多种手术,包括椎板切除术、脊柱手术、腹部手术和移植手术等。

图片19.png

525 型下身毯

下身毯主要为上身手术而设计,可有效用于仰卧、俯卧或者侧卧位病人

图片20.png图片21.png图片22.png

3M Bair Hugger儿科保温毯系列

完整的儿科体温管理解决方案

适用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动力充气加温方法我们的儿科充气保温解决方案专为幼小病人设计——无需另外选择专用仪器设备。充气加温 方法能帮助您的医院实现病人保温目标。

3M Bair Hugger儿科保温毯

四种充气保温毯产品——包括两款垫毯,一款下肢盖毯和一款全身盖毯——尺寸适用于新生儿至青少年各种年龄段的小病人

Bair Hugger 提供两种尺寸的儿科垫毯:标准型 555 和加大型 550 这两款产品均能实现全路径覆盖,并拥有专利的排液口和独特的排列方式,确保安全高效加 温。3MTM Bair Hugger TM 儿科垫毯还内附薄膜可用于覆盖于病人体表,有助于提高加温效果。

儿科加大型垫毯55000 型

尺寸:152X81cm

重量:136g

薄膜:61X61cm

包装:10件/箱

图片23.png

儿科盖毯31000 型

尺寸:152X91cm

重量:134g

包装:10件/箱

图片24.png

儿科小号下肢盖毯53700 型

尺寸:89X61cm 重量:43g 包装:10件/箱

图片25.png

儿科垫毯55501 型

尺寸:91X84cm

重量:85g

薄膜:61*61cm

包装:10件/箱

图片26.png

升温装置附件

术单/ 软管夹

• 快速简单地连接软管和毯子或长袍

软管

• 用于所有升温装置的软管更换

过滤器

• 使升温装置最有效地工作,每 12 个月或者每使用 500 个小时应更换一次过滤器。

四轮车( 需另配 )

• 坚固耐用的四脚轮车用于需要经常移动的升温仪。车上可存放毯子。

注意事项• 更换升温仪过滤器,为使升温仪在额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应在每使用12个月或500小时后更换过滤器。 •不要重复使用保温毯,重复使用保温毯会增加病人不必要的感染机会。另外,任何撕裂或折痕都会降低效果,或 形成导致烫伤的“热点”。 • Bair Hugger升温仪只能与Bair Hugger保温毯一起使用。直接用Bair Hugger保温仪的软管向棉毯下吹热气不仅无效,而且不安全。仅用升温仪给病人暖身会造成烫伤。 • 不要将Bair Hugger升温仪与其他品牌的充气保温毯一起使用。Bair Hugger系统的标准配置只能使用Bair Hugger毯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另外,Bair Hugger有效性和安全性,只有在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时才能得以保 证。使用任何其他品牌的充气升温毯都会降低病人暖身的效果,或使病人遭受不必要的风险。

充气式加温性能优势:

电加热毯与充气式加温毯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效果比较

研究者用16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电阻加热与充气式加温设备在预防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症中作用。患者 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使用Bair Hugger 充气式加温系统,另一组使用身下导热床垫。在手术结束时, ● 充气式加温组的患者平均核心体温比导热床垫组更高。 ● 充气式加温组在手术结束时的低体温率为36%,电阻式加热组为54%。 ● 在预防术后低体温症的应用中,充气式加温比传导加热更有效。

预保温对动脉瘤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 随机对照试验入组病例72名 ● 预保温组(36例采取3M Bair HuggerTM充气式加温30分钟) Vs. 对照组(36例) ● 结果显示: ● 手术开始后预保温组及对照组的体温都有下降趋势,但预保温组术中核心体温都高于对照组 ● 采取预保温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图片27.png

骨科手术中的空气细菌污染: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这项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了骨科手术中手术室的细菌数量。实验中包括了有或没有单向层流系统的手术室。80例骨科 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充气式保温组(使用Bair HuggerTM上半身加温毯)和电热毯保温组。使用沉降法,选择手术间内6 个标准位置放置琼脂平板用于监测。 相较于层流手术间,没有单向层流系统的手术间内可以发现随手术时间增加或延长,细菌计数明显增加。其中,两组 保温患者的细菌计数并无明显差异。 结论:应用单向层流系统的手术间,可以降低骨科手术中空气细菌数量。而应用充气式保温系统并不会增加空气中细 菌的数量。

FDA声明关于充气式加温(压力暖风)的说明

● 充气式体温调节系统,被证明可以减少出血,加快复苏时间,减少感染的风险。 ● FDA经过对现有数据的回顾分析后,无法界定出充气式体温调节系统与空气细菌数量的相关性。

图片28.png

国内外保温指南

SCIP手术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 术中保持正常体温可以降低结直肠手术患者SSI发生率。

● 对于保温设备规范化使用,确保患者在手术室或到达PACU时体温大于等于36摄氏度。

● 评估所有麻醉时间超过1小时的患者,接受主动保温或在麻醉结束前30分钟或麻醉结束

15分钟达到正常体温的比率

JCI全美医院评鉴委员会

● 支持SCIP的执行

● 对于结直肠手术患者在术中保持正常体温

● 患者在离开手术室15分钟内保持正常体温

● 充分证据表明核心体温偏离正常范围会导致所有手术患者遭受风险

9af9ada38b4e2073e9ff0289c55d4e8.jpg

IHI医疗卫生质量改进协会

● 维持正常体温的建议:这项运动建议在术前,手术过程中,

PACU内使用充气式保温毯来降低SSI的发生率。

● 使用输液加温

NQF国家质量论坛

● 对于全麻或神经阻滞麻醉超过1小时的患者,需要在

术中使用主动保温设备维持正常体温

● 在麻醉结束前以及麻醉结束后的15分钟内使体温大

于等于36摄氏度

ACS美国外科医师协会I类证据

● 术前30分钟主动充气式预加温以预防围术期低体温

● 腹腔手术中采取主动充气式加温30分钟以上

● 腹腔手术中采取液体加温60分钟以上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 在麻醉后监护的指南中,建议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同时认为充气加温系统是治疗低体温最 为有效的手段

● 指南继续建议在麻醉复苏将正常体温作为目标,如需复温,尽可能使用充气式保温设备

ASPAN美国麻醉护士协会

● 对于计划外的低体温患者建议使用主动保温的措施

● 主动保温措施规定使用空气对流加温系统

ac434be212ab94ed50f1ad9c98720fe.jpg

AORN美国手术室注册护士协会

● 建议执行对计划外的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 麻醉诱导之前至少预加温15分钟

● 术中保证患者正常体温

● 把充气式加温作为安全及广泛使用的皮肤表面加温方式

NICE英国国家卫生质量标准署

● 特别呼吁对以下所有患者进行充气加温:

● 接受手术达30分钟或以上

● 术前或术后低温 (36°C)

● 虽然手术时间不到30分钟,但手术会带来低温风险的患者

Canadian Guidelines加拿大指南2014

● 结合以下措施来维持术前、术中、术后正常体温

● 手术时间预计超过30min的应使用充气式保温毯

● 预计超过1h的腹部手术应使用输液加温

● 使用加温过的结直肠灌洗液

● 手术室室温调至2023°C

Germany Guidelines德国指南2014

● 患者在全麻诱导前接受主动保温

● 硬膜外或脊柱麻醉患者应进行主动保温

● 超过30分钟的外科手术(从麻醉诱导到苏醒)应对所有病人进行主动保温

● 手术室温度应大于21°C,儿科手术应大于24°C

中华护理学会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 强调计划外低体温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创伤患者死亡率、 凝血功能障碍、药物代谢周期、寒颤及耗氧量、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影响等

● 使用加温设备,可采用充气式加温仪等加温设备

● 用于静脉输注及体腔冲洗的液体宜给予加温至37

● 不能单独使用充气式加温仪,须始终将软管连接至加温毯

● 充气加温毯为一次性耗材,仅供单一患者使用,一人一毯

国家卫计委麻醉专业质控中心

两项与低体温直接或间接相关指标:

● PACU入室低体温率

● PACU转出延迟率

急救医学研究所

● 血液和输液加温装置的内部温度上限是43°C

● 2017十大医疗技术危害:心胸外科手术中使用变温水箱不妥, 或致感染风险

1747361028582.png

AABB美国血库协会

对血液加温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定了标准:

● 血液加温不得导致溶血

● 血液加温必须使用经FDA批准的血液加温装置

● 一个单位的血液不得附着于一种血液加温装置超过4小时

● 加温装置必须配备可视温度计和警示系统以发现故障、预防

溶血及其它损坏

卫生部及解放军总后

临床护理指南

● 血浆等置换液应干式加温,经加温后输入

加速康复外科

基本概念●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enrik Kehlet 教授1997年提出ERAS概念,被誉 为“快速康复外科”之父 ● 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 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 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 激,达到快速康复

ERAS:一系列围手术期措施的综合应用

术前措施

● 术前咨询和培训

● 禁食要求

● 预防深静脉血栓

● 预防性抗生素

● 预防镇痛

术中措施

● 体温控制

● 手术径路和切口

● 引流

● 麻醉

● 术中体液控制

术后措施

● 术后镇痛

● 早期活动

● 限制静脉补液量

● 术后营养支持

● 防治恶心呕吐

国际ERAS共识

Enhanced recovery: The role of patient warming.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 Edis H. 2015

● 文章强调了维持正常体温与精准持续监测体温的联系及重要性。

● 为了达到良好的预后,围手术期的每个环节都需维持正常体温。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中华外科杂志,2016

● 共识强调了病人保温是麻醉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 共识推荐进行术中体温监测,并采用预加温、提高手术室室温、使用液体加温装置、加温毯、暖风机

等措施维持患者术中中心体温>36°C

ce91cd52fbd4bc2460dc215513fff03.jpg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1):1-20 09

ERAS的核心项目及措施:术中体温管理

有多项Meta分析及RCT研究显示,腹部复杂手术中避免低体温可以降低伤口感染、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出 血和输血需求,提高免疫功能,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术中应常规监测病人体温直至术后,可以借助加温床垫、 加压空气加热(暖风机)或循环水服加温系统、输血输液加温装置等,维持病人中心体温不低于36°C

胃手术临床路径

强调术中体温管理重要性。建议术中常规体温监测,通过保持暖环境,使用加温设备以及加温输注液体和体腔冲洗液等方式维持机体温度。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

结直肠手术临床路径推荐预防术中低体温。术中应常规进行体温监测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预防发生低体温,如室温保持在21°C以 上;冲洗腹腔的液体须加温至37°C;静脉输液需要加温;尽量减少病人的身体暴露;使用保温毯或充气加温毯等 措施,维持核心体温不低于36°C,也须注意防止体温过高。 建议:术中常规进行体温监测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预防发生低体温。 证据等级:高 推荐强度:强

围术期麻醉质量与安全提升

围术期体温保护与各项临床效益之间的关系

Perioperative thermoregulation and heat balance Daniel Sessler,

Lancet 2016

低体温组VS. 正常体温组

图片29.png

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中低体温与围术期并发症

Mehdi Moslemi-Kebria, et al.,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2

目标:评估术中低体温是否为卵巢癌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这项队列研究包括146IIIC期和IV期卵巢癌患者,她们接受了减瘤手术。低体温症被定义为手术结束时体温低 于36°C。早期并发症(手术后30天内出现)包括:死亡率,感染率,心血管事件,静脉栓塞事件,吻合口瘘,再入院, 再手术。

结论:● 低体温症和早期并发症相关 ● 单独并发症方面,低体温症的患者有更高的静脉栓塞事件风险 ● 低体温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中位数是34个月,而正常体温患者则是45个月。 ● 在最佳切除组中,低体温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中位数,为40个月,仍然比正常体温患者48个月短

通过实行集束化方案减少结直肠手术患者SSI风险

● 系统性回顾了16项研究并meta分析了8,515结直肠手术患者,分析了通过手术-护理集束化方案来减少SSIs的发生率。

● 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实施是通过多种途径来持续干预。这些方案中都包含了正确的毛发移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血糖控制和保温。

图片30.png

维持心导管室内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   

结直肠手术患者采用集束化方案无集束化方案3x 4x 400% 低体温的发生率: PCI操作低体温率 使用异丙酚时低体 温发生率 术前基础体温低于 36度的患者术中 低体温率

● 这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了399例病人在心导管室(CCL)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手术中 的低体温率,病人按流程接受镇定和镇痛。 ● 作者推荐CCL内的手术患者使用异丙酚,当手术时间超过30min时医 生应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并使用主动式保温 方法来维持患者的正常核心体温。8

图片31.png

保温对于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 一项回顾性的研究分析了1,541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关节骨折患者,目的是分析骨科患者术中低温(< 36°C)的影响。 ● 结果显示这些手术患者的低体温率是17%,低体温增加了深部切口SSI的发生。这些发现证实了先前其他外科专家 已发表的观点:低体温会增加SSI的风险。

单中心在减少创伤患者低体温方面的经验

● 已知低体温是手术室麻醉患者的不良事件。然而,低体温也影响医院其他区域的患者。

如创伤患者同样也遭受低体温的风险。低体温是创伤“死亡三角”的构成之一。

图片32.png

● 在达拉斯的一家创伤医院里,通过完成了一项30天的质量改进来减少创伤患者的低体温率。

措施包括:增加充气式保温毯的使用,执行复温的预案,教育员工低体温与创伤相关的知识。

● 医院在使用输液加温仪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充气式保温毯的使用成功将平均低温时间从229min降低至154min

围术期意外低体温

基本概念

定义:

● 核心温度低于36.0°C

● 发生频率高、可预防的手术并发症

● 手术患者发生率50%-90%

意外低体温发生原因:

● 麻醉药物导致体温再分布

● 手术室温度过低

● 术中体腔暴露

● 代谢产热

● 输注冷的液体或血制品

● 其它原因可能包括:手术持续时间、血液和体液丢失、湿式备皮

体温梯度:

● 核心温度与外周温度的差值

● 一般为2~4°C

图片33.png图片34.png